關(guān)鍵詞:
收錄約1萬典故,50萬詞匯、2萬作家信息
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
共406,分28頁顯示   2  3  4  5 下一頁
分類詞匯
西山
洞庭
揚(yáng)州
金陵
北山
會稽
西園
吳越
曲江
寒山
建康
鐘山
橫塘
姑蘇
吳江
《漢語大詞典》:西山
(1).西方的山。《易·隨》:“王用享于西山。”引申為日入處。 漢 王粲 《從軍詩》之三:“白日半西山,桑梓有餘暉?!?span id="kfw9atj" class="book">《文選·李密〈陳情事表〉》:“但以 劉 日薄西山,氣息奄奄。” 李善 注引 揚(yáng)雄 《反騷》:“臨 汨羅 而自隕兮,恐日薄於西山?!?br />(2).山名。指 首陽山 。在今 山西省 永濟(jì)縣 南。相傳 伯夷 、 叔齊 隱居于此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四八:“是以吞縱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,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節(jié)?!眳⒁姟?西山餓夫 ”。
(3).山名。在 江西省 新建縣 西,一名 南昌山 ,即古 散原山 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閣序》:“畫棟朝飛 南浦 云,珠簾暮捲 西山 雨?!?br />(4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北部,為 岷山 主峰。也稱 雪嶺 。 唐 李白 《思邊》詩:“今歲何時妾憶君,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?!?唐 杜甫 《野望》詩:“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, 南浦 清江 萬里橋 ?!?br />(5).山名。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總稱。南起 拒馬山 ,西北接 軍都山 。有 百花山 、 靈山 、 妙峰山 、 香山 、 翠微山 、 盧師山 、 玉泉山 等峰,林泉清幽,為京郊名勝地。
(6).山名。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, 滇池 西岸,一稱 睡佛山 。有 華亭寺 、 太華寺 、 三清閣 、 龍門 諸勝和 聶耳 墓、 李公樸 的衣冠冢。風(fēng)景優(yōu)美,有“睡美人”之稱。
(7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,即 洞庭西山 ,古稱 包山 ,為 太湖 中最大島嶼。有 縹緲峰 、 銷夏灣 、 林屋洞 諸名勝。
《國語辭典》:西山餓夫(西山餓夫)  拼音:xī shān è fū
商朝末年,孤竹君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,孤竹君死后,叔齊讓位給伯夷,伯夷不受,二人聞西伯昌善養(yǎng)老而逃至周。值武王伐商,二人恥之,義不食周粟,隱于首陽山,采薇而食,后餓死。見《史記。卷六一。伯夷傳》。后以西山餓夫代指伯夷、叔齊。《梁書。卷四○。劉顯傳》:「之遴嘗聞,夷、叔、柳惠,不逢仲尼一言,則西山餓夫,東國黜士,名豈施于后世。」唐。劉軻 重與陸賓虞書:「不然,則東國絀臣,西山餓夫,微仲尼,何傷為展季、伯夷矣?!?/div>
分類:伯夷叔齊
《國語辭典》:洞庭  拼音:dòng tíng
1.廣大的庭宇。指天地。《莊子。天運(yùn)》:「帝張咸池之樂于洞庭之野?!固?。成玄英。疏:「洞庭之野,天地之間,非太洞之洞庭也?!?br />2.湖泊名:(1)在今湖南省北部。參見「洞庭湖」條。(2)太湖的舊稱。參見「太湖」條。
《國語辭典》:洞庭湖  拼音:dòng tíng hú
湖泊名。位于湖南省北部,長江的南側(cè),納湘、資、沅、澧四水,有松滋、太平、藕池、調(diào)弦四口與長江相通,而在岳陽城陵磯注入長江,夏季洪水期間湖面較大,冬季則湖面縮小,具有調(diào)節(jié)長江水量的作用。為淡水養(yǎng)殖漁業(yè)的重要地區(qū)之一。
《國語辭典》:太湖  拼音:tài hú
湖泊名??缃K、浙江兩省,面積約二千四百平方公里,湖水東溢為黃浦、吳淞諸水,分注于長江。瀕湖土壤肥沃,是江、浙間的重要農(nóng)作地帶。舊稱為「洞庭」、「震澤」。
分類:太湖震澤
《國語辭典》:揚(yáng)州(揚(yáng)州)  拼音:yáng zhōu
1.古九州之一。今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浙江、福建等地屬之。也稱為「維揚(yáng)」。
2.周漢以來,各朝皆置揚(yáng)州,其地愈后愈狹,治所亦屢有遷易。東漢揚(yáng)州治合肥,三國吳移治建業(yè),隋改為江都郡,治江都,在今江蘇江都縣地。由于漕運(yùn)、鹽法的關(guān)系,由隋唐至明清,其地繁華冠于全國,后漕運(yùn)廢,鹽法改,始漸衰落。也稱為「維揚(yáng)」。
《國語辭典》:金陵  拼音:jīn líng
地名。即今南京市及江寧縣地。戰(zhàn)國楚時為金陵邑,秦時稱秣陵,三國吳建都于此,改名建業(yè)。唐時稱升州,南唐建西都,改為江寧府,宋時又改為建康府。明初定都于此,稱應(yīng)天府,清時改為江寧府。
《國語辭典》:北山  拼音:běi shān
1.北面的山?!对娊?jīng)。小雅。南山有臺》:「南山有臺,北山有萊?!?br />2.鐘山的別名。參見「鐘山」條。
3.北邙山的別名。參見「北邙山」條。
4.八公山的別名。參見「八公山」條。
5.《詩經(jīng)。小雅》的篇名。共六章。根據(jù)〈詩序〉:「北山,大夫刺幽王也。」或以為勞于王事而不得養(yǎng)其父母者所作的詩。首章二句為:「陟彼北山,言采其杞?!?/div>
《國語辭典》:會稽(會稽)  拼音:guì jī
1.地名。浙江省舊縣名,今與山陰縣合并為紹興縣。
2.山名。位于浙江省紹興縣東南。參見「會稽山」條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西園(西園)
(1).園林名。 漢 上林苑 的別名。文選·張衡〈東京賦〉:“歲維仲冬,大閲 西園 ,虞人掌焉,先期戒事?!?薛綜 注:“ 西園 , 上林苑 也?!?span id="oltdzjs" class="book">《資治通鑒·漢靈帝光和四年》:“帝著商賈服,從之飲宴為樂。又於 西園 弄狗,著進(jìn)賢冠,帶綬。”
(2).園林名。在 河南省 臨漳縣 鄴縣 舊治北,傳為 曹操 所建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公宴詩》:“清夜游 西園 ,飛蓋相追隨。” 唐 張說 《鄴都引》:“城郭為墟人代改,但見 西園 明月在?!?br />(3).園林名。在 江蘇省 蘇州市 。 明 代始建。其羅漢堂有五百羅漢像,姿態(tài)各殊,為 清 代泥塑杰作。
(4).園林名。在 湖北省 武昌縣 西。資治通鑒·梁簡文帝大寶元年:“辛酉, 綸 集其麾下於 西園 。”
《國語辭典》:吳越(吳越)  拼音:wú yuè
1.朝代名。(西元907~978)五代時十國之一,錢镠所建。在今浙江全省及江蘇省西南部、福建省東北部之地,至其孫俶納土歸宋。凡三世五主,八十四年。
2.春秋時吳國與越國的合稱。
《國語辭典》:曲江  拼音:qū jiāng
錢塘江的別名。參見「錢塘江」條。
《國語辭典》:曲江池  拼音:qū jiāng chí
雜劇名。元石君寶作,內(nèi)容演述鄭元和曲江遇李亞仙的故事。由唐人白行簡的傳奇小說《李娃傳》點(diǎn)染而成。
《國語辭典》:寒山  拼音:hán shān
1.冷落寂靜的山。唐。杜牧山行〉:「遠(yuǎn)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深處有人家?!?br />2.人名。唐代高僧,喜好吟詩唱偈,與國清寺僧拾得交友。詩風(fēng)不拘格律,自然通俗。有詩三百馀首,后人輯為《寒山子詩集》。也稱為「寒山子」。
《國語辭典》:寒山子  拼音:hán shān zǐ
唐代高僧寒山的字號。參見「寒山」條。
《國語辭典》:建康  拼音:jiàn kāng
1.地名。位于今江蘇省江寧縣南。東晉改建業(yè)縣為建康,隋又改稱江寧。
2.東漢順帝的年號。(西元144)
《國語辭典》:鐘山(鍾山)  拼音:zhōng shān
1.山名。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東。東西長約七公里,南北寬約三公里。多紫紅色砂頁巖、石英礫巖、石英巖。名勝古跡有中山陵、明孝陵、靈谷寺等。也稱為「北山」、「紫金山」。
2.縣名。參見「鐘山縣」條。
《國語辭典》:橫塘(橫塘)  拼音:héng táng
1.三國吳時所興建的古堤,在今南京市西南,秦淮河南岸。
2.泛指水塘、池塘。唐。溫庭筠 池塘七夕詩:「萬家砧杵三篙水,一夕橫塘似舊游?!?/div>
《國語辭典》:姑蘇(姑蘇)  拼音:gū sū
江蘇省吳縣的舊稱。參見「吳縣」條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姑蘇臺(姑蘇臺)
亦作“ 姑胥臺 ”。 臺名。在 姑蘇山 上,相傳為 吳王 夫差 所筑。墨子·非攻中:“﹝ 夫差 ﹞遂筑 姑蘇之臺 ,七年不成?!?孫詒讓 間詁:“按國語以筑 姑蘇 為 夫差 事,與此書正合……《越絶》以 姑蘇 為 闔閭 所筑,疑誤?!?漢 袁康 越絕書·外記傳吳地傳:“ 胥門 外有九曲路, 闔閭 造以游 姑胥之臺 ,以望 太湖 ?!?元 薩都剌 《登姑蘇臺》詩之二:“ 姑蘇臺 上一尊酒,落日昏鴉無限悲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姑蘇臺》詩:“ 姑蘇臺 上春可憐, 姑蘇臺 下草芊芊?!?/div>
《漢語大詞典》:吳江
(1). 吳淞江 的別稱。國語·越語上“三江環(huán)之” 三國 吳 韋昭 注:“三江: 吳江 、 錢唐江 、 浦陽江 ?!?宋 毛滂 《過吳淞江》詩:“參軍身外祇圖書,獨(dú)與 吳江 分不疎?!?清 黃燮清 《吳江嫗》詩:“征帆自北來,晚泊 吳江 湄。”
(2).縣名。屬 江蘇省 。 柳亞子 《迭韻寄呈毛主席》:“倘遣名園長屬我,躬耕原不戀 吳江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