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鍵詞:
收錄約1萬典故,50萬詞匯、2萬作家信息
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
檢索結(jié)果:全部 12詞典 1分類詞匯 11
《漢語大詞典》:采菱(採菱)
樂府清商曲名。又稱《採菱歌》、《採菱曲》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忽忘夕而宵歸,詠《採菱》以叩舷。”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春江行》有“奏《採菱》,歌《鹿鳴》”之句,并作《採菱歌》七首。 南朝 梁武帝 制《江南弄》,中有《採菱曲》一首,其辭曰:“歌《採菱》,心未怡,翳羅袖,望所思?!眳㈤?span id="hbxs0tw" class="book">《樂府詩集·相和歌辭一·〈江南〉序》、《清商曲辭七·〈江南弄〉序》。
古代歌曲名。楚辭·招魂:“《涉江》、《采菱》,發(fā)《揚荷》些?!?王逸 注:“ 楚 人歌曲也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道路憶山中》詩:“《采菱》調(diào)易急,《江南》歌不緩?!?元 張翥 《多麗》詞:“澄碧生秋,鬧紅駐景,《采菱》新唱最堪聽?!?/div>
《漢語大詞典》:采桑(採桑)
(1).樂府相和曲名。此曲始出于《陌上桑》, 南朝 宋 鮑照 、 梁 簡文帝 、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,名《採桑》。后人多所仿效。
(2).樂府清商曲名。屬西曲,又稱《採桑度》。亦為舞曲名。參閱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五·〈採桑度〉序。
(3).樂府近代曲名。樂府詩集·近代曲辭二·〈採?!敌?/a>》:“《樂苑》:‘《採?!?/span>,羽調(diào)曲。又有《楊下採?!?/span>?!?span id="98knhzd" class="book">《採桑》本清商西曲也。” 唐 張祜 有此作。
(1).謂采摘桑葉。古樂府
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 羅敷 善蠶桑,采桑城南隅?!?br />(2).古樂曲名。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·樂通二:“《采?!?/span>, 晉 清商西曲。羽調(diào)。 唐 有大曲?!眳⒁姟?采桑子 ”。
(3).古 黃河 津渡名。在今 山西 鄉(xiāng)寧 西。左傳·僖公八年:“ 晉 里克 帥師, 梁由靡 御, 虢射 為右,以敗 狄 于 采桑 ?!?杜預(yù) 注:“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。”
《漢語大詞典》:采桑子(採桑子)
詞牌名。原本 唐 教坊大曲,名《採桑》《楊下採?!?/span>。 南朝 后主 作詞名《採桑子傳》, 宋 初名《採桑子》。一名《羅敷媚》、《丑奴兒》。雙調(diào)四十四字。
唐 教坊大曲有《采?!?/span>,截取一“遍”單行,后用作詞牌。又名《丑奴兒令》《羅敷媚》等。雙調(diào),四十四字,平韻。又有《添字采桑子》,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;《攤破采桑子》,一名《攤破丑奴兒》,六十字;《促拍采桑子》,一名《促拍丑奴兒》,五十字;皆平韻。 宋 詞《采桑子慢》一名《丑奴兒慢》,九十字,多平仄互葉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烏夜啼(烏夜啼)
(1).樂府清商曲辭《西曲歌》名。舊唐書·音樂志二:“《烏夜啼》, 宋 臨川王 義慶 所作也。 元嘉 十七年,徙 彭城王 義康 於 豫章 。 義慶 時為 江州 ,至鎮(zhèn),相見而哭,為帝所怪,徵還宅,大懼。妓妾夜聞烏啼聲,扣齋閤云:‘明日應(yīng)有赦。’其年更為 南兗州 刺史,作此歌……今所傳歌似非 義慶 本旨?!庇譃榍偾?span id="rjudzft" class="book">《烏夜啼引》,與《西曲歌》義同事異。
(2).琴曲名,即《烏夜啼引》。與《西曲歌》義同事異。樂府詩集·琴曲歌辭四·烏夜啼引引 唐 李勉 《琴說》:“《烏夜啼》者, 何晏 之女所造也。初, 晏 繫獄,有二烏止於舍上。女曰:‘烏有喜聲,父必免。’遂撰此操?!?唐 元稹 《聽庾及之彈〈烏夜啼引〉》詩:“君彈《烏夜啼》,我傳樂府解古題。良人在獄妻在閨,官家欲赦烏報妻?!焙笫浪?span id="fxxkpmz" class="book">《烏夜啼》,內(nèi)容多為男女戀情。 清 余懷 板橋雜記·軼事:“為唱當(dāng)時《烏夜啼》,青衫淚滿 江 南客。”
(3). 唐 教坊曲名, 南唐 后主 李煜 用為詞牌名。 宋 人 歐陽修 、 趙令畤 等多用之。見《詞譜》卷六。
(4).曲牌名。屬南呂宮,南北曲均有,北曲較多用,字?jǐn)?shù)與詞牌不同,多用在套曲中《玄鶴鳴》曲牌之后。南曲字?jǐn)?shù)與有的詞牌如別名為《圣無憂》的詞牌前半段相同,作為引子。
《國語辭典》:后庭花(後庭花)  拼音:hòu tíng huā
1.詞牌名。原為南朝陳后主〈玉樹后庭花〉詞的簡稱,后為唐教坊曲名。因其詞輕蕩,歌聲哀怨,且為亡國之音,故后以喻亡國之音。唐。杜牧 泊秦淮詩:「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后庭花。」金。吳激〈人月圓。南朝千古傷心地〉詞:「南朝千古傷心地,還唱后庭花?!?br />2.曲牌名。北曲入仙呂調(diào)只曲。
《國語辭典》:采蓮曲(採蓮曲)  拼音:cǎi lián qǔ
樂府曲名。本于「江南可采蓮,蓮葉何田田」的江南曲。南朝梁武帝「江南弄」七曲,〈采蓮曲〉為第三首。又南朝梁羊侃有愛姬張靜婉,美麗善舞,羊侃嘗為之制「采蓮棹歌」兩曲,稱為「張靜婉采蓮曲」。見《樂府詩集。卷五○。清商曲辭七。江南弄序》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春歌
(1).春時歌唱。史記·樂書:“﹝ 漢 家﹞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。春歌《春陽》,夏歌《朱明》,秋歌《西暤》,冬歌《玄冥》?!?唐 杜甫 《壯游》詩:“春歌叢臺上,冬獵青丘旁?!?br />(2).春天的歌。 唐 皎然 《擬長安春詞》:“春歌雜鶗鴂,春夢繞轘轅?!?br />(3).猶情歌。 前蜀 李珣 《酒泉子》詞之二:“別情遙,春歌斷,掩銀屏?!?br />(4).樂府清商曲辭之一。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一·子夜四時歌《春歌》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吳聲(吳聲)
泛指 吳 地民間歌曲。亦特指古樂府清商曲中的吳聲歌曲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·言語:“ 桓玄 問 羊孚 :‘何以共重吳聲?’ 羊 曰:‘當(dāng)以其妖而浮。’”南史·徐勉傳:“ 普通 末, 武帝 自算擇后宮《吳聲》《西曲》女妓各一部,并華少,賚 勉 ,因此頗好聲酒。” 宋 范成大 吳郡志·風(fēng)俗:“ 正觀 中,有 趙師 者,善琴獨步,嘗云:‘ 吳 聲清婉,若 長江 廣流,綿綿徐游,國士之風(fēng)?!?清 吳蘭修 《黃竹子傳》:“ 竹子 素工琵琶,唱《可憐儂曲》,哀感頑艷,至是乃更為《吳聲》?!?/div>
《漢語大詞典》:銅鞮曲(銅鞮曲)
《白銅鞮歌》。也稱《襄陽蹋銅蹄》。樂府清商曲名。隋書·音樂志上:“初 武帝 之在 雍鎮(zhèn) ,有童謡云:‘ 襄陽 白銅蹄,反縛 揚州 兒?!R者言,白銅蹄謂馬也。白,金色也。及義師之興,實以鐵騎, 揚州 之士,皆面縛,果如謡言。故即位之后,更造新聲,帝自為之詞三曲,又令 沈約 為三曲,以被絃管?!?宋 梅堯臣 《送周諫議知襄陽》詩:“里兒尚唱《銅鞮曲》,耆舊爭隨畫鹿車?!?/div>
《國語辭典》:夜度娘  拼音:yè dù niáng
本為古樂府曲,其辭曰:「夜來冒霜雪,晨去履風(fēng)波。雖得敘微情,奈儂身苦何!」故后人稱娼妓為「夜度娘」。
《國語辭典》:桃葉歌(桃葉歌)  拼音:táo yè gē
晉朝王獻之為愛妾桃葉所作的歌曲。《樂府詩集。卷四五。清商曲辭二。無名氏。桃葉歌三首》引《古今樂錄》:「桃葉歌者,晉王子敬之所作也。桃葉,子敬妾名,緣于篤愛,所以歌之?!?/div>
《漢語大詞典》:采桑度(採桑度)
樂府清商曲名。參見“ 採桑 ”。
《漢語大詞典》:采桑(採桑)
(1).樂府相和曲名。此曲始出于《陌上?!?/span>, 南朝 宋 鮑照 、 梁 簡文帝 、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,名《採桑》。后人多所仿效。
(2).樂府清商曲名。屬西曲,又稱《採桑度》。亦為舞曲名。參閱樂府詩集·清商曲辭五·〈採桑度〉序
(3).樂府近代曲名。樂府詩集·近代曲辭二·〈採?!敌?/a>》:“《樂苑》:‘《採桑》,羽調(diào)曲。又有《楊下採?!?/span>。’按《採桑》本清商西曲也?!?唐 張祜 有此作。
(1).謂采摘桑葉。古樂府
《日出東南隅行》:“ 羅敷 善蠶桑,采桑城南隅?!?br />(2).古樂曲名。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·樂通二:“《采?!?/span>, 晉 清商西曲。羽調(diào)。 唐 有大曲?!眳⒁姟?采桑子 ”。
(3).古 黃河 津渡名。在今 山西 鄉(xiāng)寧 西。左傳·僖公八年:“ 晉 里克 帥師, 梁由靡 御, 虢射 為右,以敗 狄 于 采桑 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。”